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资源总量    B. 人均物质消费量    C. 科技水平    D. 人口数量

2.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珠江三角洲    C. 新疆南部    D. 云贵高原

 

1.A 2.B 【解析】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故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技术水平,人口的消费水平,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不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故该题选A。 2.题干所给四个地区相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最为优越,故其环境承载力最大;而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新疆南部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缺水,三个地区环境承载力小。故该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 甲、丁    B. 乙、丁    C. 乙、丙    D. 甲、丙

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地势地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气候高温多雨
具有肥沃的红壤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 城市数目    B. 工业总产值    C. 城市人口    D. 城市人口比重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 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 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 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甲鱼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原来的无人问津甲鱼开始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但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转向观赏龟的饲养。请根据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从以上资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 气候    B. 政策    C. 地形    D. 市场

2.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

A. 光热条件    B. 土壤条件    C. 交通条件    D. 地形条件

3.我国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新型混合农业的是

A. 内蒙古的畜牧业    B. 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D. 黄土高原的谷子种植业

 

查看答案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③政策鼓励                   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3.“闯关东”和“雁南飞”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 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