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粤东西北”(  )

A. 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 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 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 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 技术密集型行业    B. 资源密集型行业

C. 资金密集型行业    D. 劳动密集型行业

3.2001—2013,“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 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 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 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 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1.A 2.D 3.B 【解析】 1.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项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 2.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D项正确。 3.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第二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不能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故A项错误。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各类型制造业发展状况分异较大,分工协作程度较低。故B项正确。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产业经济效益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的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

①人口规模 ②城市化水平 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④区域面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对应正确的是

①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②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③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

④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A. 成渝城市群一④、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②、江淮城市群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①

B. 成渝城市群一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④、江淮城市群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③

C. 成渝城市群一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④、江淮城市群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①

D. 成渝城市群一④、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①、江淮城市群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③

 

查看答案

现代经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农业自给自足分户经营的传统模式正在被现代经营模式所取代,并逐步形成链条完整,与工业、商业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得现代农业产业链。读图“中国新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要促进该产业链发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积极发展交通运输    B.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C. 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    D.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下列措施中,解决农业风险问题最有效的是

A. 控制人口,遏制耕地面积减少    B. 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C. 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    D. 促进农业信息服务,调整农业补贴制度

 

查看答案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便利,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山西省在实施煤炭综合利用过程中,延长煤炭工业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2015年11月16日,山西省公布“煤一电一车”战略,在当地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

A. 减轻交通压力    B. 减少环境污染

C. 提高能源利用率    D. 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2.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 延长产业链    B. 提高附加值

C. 增加就业率    D. 降低碳排放

3.与“煤一电一铝”相比,“煤一电一车”将使山西(   )

A. 大气污染减轻    B. 运输成本增加

C. 缺水程度加剧    D. 资源枯竭加快

 

查看答案

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左图),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    )

A. 含沙量减小    B. 河床抬升加快

C. 径流量增加    D. 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3.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 坡面径流流速小    B.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C. 降水量减小,且强度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