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回答下列各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城市化速度快

2.“人口红利"期,在我国主要表现为  (    )

A. 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 抚养指数不断下降

C. 家庭人口规模减少    D. 失业人数增加,人均收入降低

3.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

A.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 人口总量减少    C. 就业困难    D. 经济衰退

 

1.C 2.C 3.A 【解析】考查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表现及问题。 1.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出生率迅速下降,青少年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占比增大,青壮年劳动力占比减小,使“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故选C。 2.读材料可知,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劳动人口比重较大而不是不断上升,A错误;抚养指数相对较小而不是不断下降,B错误;我国家庭人口规模在减小,C正确;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增加,人均收入增加,D错误。故选C。 3.“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但“人口红利"期结束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一为第六次(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普查中安徽省人口主要部分数据与第五次的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上述数据可以推知安徽省(    )

A. 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B. 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C. 人口性别构成十分合理    D. 人口出现负增长

2.近年来我省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多,导致(    )

A. 常住人口增加    B. “拉低”了我省男女的性别比

C. 出生率大幅下降    D. 人口出现负增长

 

查看答案

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

A.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 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 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查看答案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 1    B. 2    C. 3    D. 4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埃及    B. 中国    C. 新加坡    D. 德国

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B.     C.     D. 甲和乙

 

查看答案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

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2 ,回答问题。

1.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依据图2信息,乙图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3)比较阶段Ⅰ和阶段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