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 稀疏灌木

B. 草地

C. 农田

D. 建设用地

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 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 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 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 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 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1. C 2. B 3. A 【解析】 1.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据表格信息可知,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积雪最后的农田,故选C。 2.可以逆向思维推理。由表中数据,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得出,消融速度不快,A错;地表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266日较早,所以B对;农田积雪结束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最快,C错;高大建筑物的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故选B。 3.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A对;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BC错;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所D错。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 洞庭湖平原    B. 东南丘陵

C. 山东丘陵    D. 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 植被类型的变化    B. 土壤肥力的变化

C. 雾霾天数的变化    D. 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退耕还湖

D. 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近年来,我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预测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读该区域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

(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左图)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10℃至-8℃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在疏松透气且PH值在6.5-8.0的土壤中,油橄榄会生长更好。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20世纪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右图)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污染物排放相对更多更密集的产业。如图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变化图(左图为2000~2009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规模及速度图,右图为部分城市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工业贡献率图。)

材料二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或灵感,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杭州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银行,引进文化创意专业人才,杭州在长三角42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排行中位居前列。如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综合分析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①相对于中西部其他省份,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哪些?

②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是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甲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乙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A. 减少建筑能耗    B. 丰富城市景观

C. 延长建筑寿命    D. 增加绿化面积

2.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交通安全    B. 土壤与温度

C. 景观协调    D. 光照与水分

3.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可能是

A. 技术不够成熟    B. 安装维护费高

C. 破坏建筑景观    D. 市场需求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