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对应...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 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 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 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     B.     C.     D.

 

1. A 2. D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 稀疏灌木

B. 草地

C. 农田

D. 建设用地

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 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 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 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 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 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 洞庭湖平原    B. 东南丘陵

C. 山东丘陵    D. 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 植被类型的变化    B. 土壤肥力的变化

C. 雾霾天数的变化    D. 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退耕还湖

D. 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近年来,我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预测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读该区域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

(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左图)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10℃至-8℃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在疏松透气且PH值在6.5-8.0的土壤中,油橄榄会生长更好。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20世纪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右图)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污染物排放相对更多更密集的产业。如图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变化图(左图为2000~2009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规模及速度图,右图为部分城市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工业贡献率图。)

材料二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或灵感,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杭州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银行,引进文化创意专业人才,杭州在长三角42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排行中位居前列。如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综合分析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①相对于中西部其他省份,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哪些?

②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