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

A. 4 300 km    B. 1 500 km

C. 4 500 km    D. 2 800 km

 

1.A 2.A 【解析】 1.根据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纽约(40°43′N,74°W)的经纬度,从纬度看,北京位于纽约的南方。从经度看,选经度差小的一侧,北京位于纽约的西方。所以北京位于纽约的西南方向,A对。B、C、D错。 2.根据经纬度,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的经度接近,忽略经度差,只考虑纬度差异。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两地纬度相差38°32′,南北相距约为4 300 km,A对。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表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1)读左图,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右图,描述1990年至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  )

A.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

B. 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

C. 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

D.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

2.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B. 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 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

D. 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 地理位置居中    B. 人口基数稳定

C. 经济实力雄厚    D. 交通网络发达

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 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 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 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 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查看答案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A. 1983年    B. 2005年    C. 2011年    D. 2017年

2.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 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B. 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 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D.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