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

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

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

材料二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1)青藏高原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有哪些?试说出其丰富的原因。

(2)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试分析其原因。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

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4)简述青藏、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1)太阳能资源,海拔高,空气稀薄;地热资源,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水能资源,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 (2)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 (3)古海洋生物化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 (4)加强对外联系;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任答3点) 【解析】整体该组试题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考查区域能源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地质作用以及交通建设的意义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综合性强,覆盖知识点较广,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应注意材料信息的获取,并将所掌握的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和和会经济特征方面知识加以迁移。 (1)青藏高原主要的能源类型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太阳能丰富主要和其海拔高、空气稀薄有关;地热能丰富主要和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跃有关;水能丰富主要和该地地势落差大有关。 (2)区域植被类型丰富类问题一般可从区域自然条件适合、区域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大(一般是水热等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的垂直差异大)、人类活动影响小等方面分析。 (3)喜马拉雅山曾经是古大洋的一部分,海水沉积作用形成海底古生物化石。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海洋南退,露出水面,继续抬升形成高原和山地。因此,海洋化石出现在山地中。 (4)铁路建设的意义可从加强对外联系、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东省某钢铁企业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日本东京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钢铁企业实施“走卅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环境    B. 扩大市场    C. 降低运费    D. 输出技术

2.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该钢铁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

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      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25日,国际足联确定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举办时间,比赛首次放在冬天举行,时间从11月21日到12月18日,持续28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选择在冬季举办的原因是该季节    (    )

A. 气候温湿    B. 气候湿热    C. 气候干凉    D. 气候干热

2.卡塔尔本国居民为阿拉伯人,人口总数超过200万,其中外籍人口数约占人口总数的84%,推动人口向该国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候条件    B. 个人收入    C. 宗教信仰    D. 教育水平

 

查看答案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 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 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 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⑥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 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 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 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

A. 气候趋于干旱    B. 气候趋于湿润

C. 全球变暖    D. 全球气温下降

2.因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的变化,导致

A. ①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    B. ②③两地气温差异变小

C. ④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D. ⑤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