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W岛西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冬季平均气温可达5℃,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高大的优势树种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下图示意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W岛位于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导致W岛东西部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洋流 D. 纬度位置
3.W岛雨林中的优势树种属于
A. 阔叶林 B. 硬叶林 C. 针叶林 D. 混交林
马铃薯性喜冷凉,根系短,成长周期约3个月,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沃诺索博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火山喷发,使土壤表层覆盖较厚的火山灰,原来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近年来广泛种植马铃薯,成为该国最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但也导致当地山体滑坡频发。下图为沃诺索博的遥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沃诺索博成为印尼最主要的马铃薯产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2.沃诺索博改种马铃薯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B. 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C. 当地传统食物,市场广阔 D. 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力成本低
3.沃诺索博种植马铃薯易导致山体滑坡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该地多对流雨,降水强度大
B. 多火山分布,地形坡度陡
C. 马铃薯生长周期短,地表长期缺乏植被保护
D. 马铃薯根系短,易产生水土流失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湖泊的成因与贝加尔湖一致的是
A. 坦噶尼喀湖 B. 苏必利尔湖 C. 里海 D. 维多拉亚湖
2.贝加尔湖南北距离约为
A. 60千米 B. 300千米 C. 600千米 D. 900千米
3.安加拉河
A. 径流量小 B.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C. 含沙量大 D. 有凌汛现象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20世纪八十年代,外号“湿地抽水机”的欧美黑杨引入洞庭湖区,在大量的洲滩种植此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下图示意洞庭湖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是
A. 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B. 水生生物死亡
C. 湖泊蓄纳洪水能力增强 D.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导致洞庭湖地区
A. 地表径流变化减小 B. 区域降水量增多
C. 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 D. 地下径流量增大
3.洞庭湖的这一变化对长江下游河段的影响是
A.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B. 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大
C. 河流流速减慢 D. 年径流总量增加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炔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髙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灰褐色的海草苫成50°角的人字坡形屋顶,厚重而高耸的海草房屋脊高度为普通砖瓦房的两倍,配以黄泥塑就的马鞍式屋脊,在蓝天、碧海、绿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古朴而稳重。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下图示意海草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海草房的是
A. 胶东半岛 B. 海南岛 C. 台湾岛 D. 杭州湾
2.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
B. 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C. 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D. 减轻雨水对屋顶的冲刷
3.目前,有些海草房因年久失修而残墙断壁、面目全非,一些经改良后的新式民居正在陆续出现。原始海草房正渐渐成为往日云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下列说法与海草房逐渐消失无关的是
A. 海草房的价值消失 B. 产业结构的调整
C. 人们生活要求提高 D. 建筑技术的流失
居住与就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下图示意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要分析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分布规律,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GIS C. RS D. GPRS
2.为缩短北京流动人口通勤的距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调整北京市产业布局 B. 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
C. 提高外来人口准入门槛 D. 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