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

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B.     C.     D.

 

1.C 2.D 3.B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直接读图即可获知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C正确,A错误。图中曲线斜率大表示地面侵蚀强度变化快。图中坡度在20°~40°曲线变平缓,B错误。图中显示坡度超过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D错误。 2.坡度大,受雨面积小,坡面流量变小,因此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D正确。植被破坏的程度与坡度关系不大;材料未显示降水量及降水强度与坡度的关系;坡度大,坡面径流流速大。故A、B、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降水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查看答案

2017年9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要和学者前来参加会议。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鹿特丹至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 伊斯坦布尔至德黑兰地形平坦

C. 最东端和最西端自然带相同    D. 冬季河流都有结冰期

2.上海的小明在今年暑假,随团参加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他在日记中写到:

在内罗毕,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国内多数人没有抢
轮船航行到甲处时,看到海面很多捕鱼的渔船;
在乙处,看到陆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
在赤道附近海域航行时,炎热于燥、万里无云。其中可信的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就是鼓励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其内涵是指“1+2+3”或“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第六产业”在日本的主体产业是

A. 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B. 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C. 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D. 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 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 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我国下列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 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    B. 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 以科技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种植    D. 以林一草一粮一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右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 渭河平原

2.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P点位于①位置时,西安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B. P点由b移向c期间,西安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 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立春、春分反映的是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

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口1.5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业被忽视,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水稻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中国是600公斤左右)。下图是尼日利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显示尼日利亚

A. 位于低纬度、西半球

B. 地势南高北低,起伏大

C. 铁路网密度大,方便内陆与沿海的物资运输

D. 首都大致位于国家的中心,有利于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2.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因素是

A. 水源、热量    B. 劳动力、资金

C. 交通、市场    D. 科技、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