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 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 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

D. 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1.B 2.A 【解析】 1.据图,湟水谷地地处青藏高原,该区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降水较少,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①错误;由于该区域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满足一年一熟,④错误;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由于谷地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相对较丰富,②正确;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③正确。故选B。 2.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跨纬度较大,花期相差较大,湟水下游谷地纬度较低,气温升高较早,所以花期早,湟水上游谷地纬度较高,气温升高晚,花期晚,所以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提前,D正确,B错误;由于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大约在夏季,A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北京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 自然增长率回升    B. 城市用地规模缩小    C. 净迁人人口增加    D. 人均用地持续减少

2.图中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的变化不会导致    (    )

A. 加剧该市老龄化现象且劳动力紧缺    B. 城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日趋紧张

C. 市区交通拥堵加剧,环境压力加大    D.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3.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石家庄成为承接北京市批发商业的最佳地,其优势是    (    )

①距离北京近  ②劳动力充足  ③政策支持④技术资金雄厚  ⑤交通便利  ⑥市场潜力大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

下图为30°N附近某区域近地面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仅考虑热力原因,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2.若此图表示甲地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则该季节时

A. 山东白昼不断变长    B. 雅典正值少雨

C. 北京日出东南    D. 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咸的是

A.     B.     C.     D.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 地下水从丙地流向乙地    B. 甲地为湿地

C. 丙地地下水质最差    D. 丁地不是城市区域

 

查看答案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 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 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 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 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 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 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 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 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2014年1月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完成了钢结构主体的封顶作业。1月21日,科考队员在泰山站首次看到极昼后的日落地平线景象。泰山站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泰山科考站主体封顶完工时,北京时间约为

A. 0:30    B. 12:30    C. 17:30    D. 23:30

2.据材料信息推算,南极泰山站出现极昼的时间约为

A. 9月23日    B. 10月22日    C. 11月22日    D. 12月22日

3.南极泰山站从主体封顶到建成开站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B. 尼罗河下游水量最大

C. 天山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高    D.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