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B. 南极大陆

C. 喜马拉雅山脉    D. 格陵兰岛

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A. 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B. 结构脆弱,易崩塌

C. 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D. 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GPS、RS    B. GPS、GIS    C. RS、GIS    D. RS、GPRS

 

1.C 2.B 3.C 【解析】 1.根据材料,冰塔林是冰川运动、或下垫面变化形成的,已经退缩到海拔 5800 米的高度,应分布在高山地区,B错。乌拉尔山、长白山海拔较低,不易出现冰塔林,A、C错。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应是喜马拉雅山,D对。 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原因是结构脆弱,易崩塌,危险性大,D对。坡度较大,不易攀爬;海拔高,气压较低,空气稀薄不是主要危险,A、B错。海拔高,冰表面没有融水,C错。 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位置变化,对冰塔林的伴进行精确定位,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GPS,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需要用GIS技术,C对。RS能够进行监测,拍摄遥感图像,但不能精确定位,不适宜监测位置变化,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叉戟纪念塔位于瑞士境内,三个戟分别指向法国、德国、瑞士。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景观图中的河流是

A. 莱茵河    B. 罗讷河    C. 阿勒河    D. 萨林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士地形平坦,河网纵横

B. 法国到奥地利的最近直线距离约1550公里

C. 莱茵河是德国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之间的界河

D. 瑞士境内罗讷河的流域面积大于莱茵河

 

查看答案

2000年以来,印度的软件产业从一个向发达国家大量提供低技术含量外包服务的承接方,逐步升级为一个提供高技术含量研发服务的供应方。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出口的策源地,同时在研发服务业方面也日益专业化。下图示意印度软件产业中心布局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0年以前,印度能够成为国际软件外包服务承接地,其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    B. 原料丰富    C. 交通便利    D. 劳动力廉价

2.该国的软件中心由原有的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其主导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政策导向    C. 交通运输    D. 科技水平

3.该国软件产业的转型,将会

A. 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B. 加快城市化进程

C. 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

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A. 反复进退    B. 向南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向北推进

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 河流流速减缓    B. 河流流程加长

C. 古湖泊面积增大    D. 古湖泊距海变近

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为垦殖    B. 河流改道    C. 气候变化    D. 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通过技术发展阶段和公众期望值等指标来评价新技术的一种工具。下图为某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先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最可能是

A. 自动驾驶    B. 商用无人机    C. 区块链    D. 5G通信

2.从萌芽到成熟用时最短的技术是

A. 4D打印    B. 量子计算    C. 无服务器PaaS    D. 虚拟现实VR

3.下列关于中国新兴技术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A. 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研发企业增多    B. 增强现实AR泡沫破裂,将停止发展

C. 区块链市场广阔,期望值持续提高    D. 产品更新快,仅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查看答案

石油运输管道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其中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  (  )

A. 3m    B. 6m    C. 9m    D. 12m

2.对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及防治,正确的是    (    )

①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②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    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则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    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  ④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度让其不冻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