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区内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种植成熟期长的优质品种的水...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区内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种植成熟期长的优质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读“五常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五常大米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因素有

A. 交通和市场    B. 技术和土壤    C. 气候和市场    D. 政策和土壤

2.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

A. 劳动力廉价丰富    B. 政策支持

C. 靠近原料产地    D. 接近消费市场

3.五常市的稻米生产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B.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C. 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D.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1. C 2. C 3. D 【解析】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该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是市场,BD排除;据材料可知,该地因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因此作物生长期长,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形成特色,即气候因素,C正确,A错误。故选C。 2.据材料可知,五常市特色稻米种植,因此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接近原料产地。故选A。 3.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五常市的稻米生产模式是在当地优质特色稻米产地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镇最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水源    B. 地形    C. 交通    D. 政策

2.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鲁木齐服务范围不包含图中所有城镇    B. 等级越低的城镇数量越多

C. 等级越高的城镇彼此相距越近    D. 等级越低的城镇服务范围越大

 

查看答案

因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被称为再城市化。下图显示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完成下面小题。

1.1984~1989年,出现再城市化的国家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促使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再城市化的因素是

A. 传统工业的复苏    B. 人口增长率提高

C.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D.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D.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D.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  )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化区

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 M方向近郊区    B. M方向近商业区

C. N方向近文化区    D. N方向近工业区

 

查看答案

左下图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右下图为2010年上海市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A. 少年儿童比重较高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

C. 人口数量呈现负增长    D. 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2.形成上海市如左图所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原因是

A. 青壮年迁入多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老年人口迁入多    D. 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