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xian,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之后,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9万余人,清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入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今约湖南湖北)人口最多,移民迁徙到了重庆后又再往四川继续迁徙(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A. 战乱    B. 政策    C. 资源    D. 灾害

2.“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盆地区域开发的影响主要是

A. 提供了开发的技术    B. 提供了开发的人口

C. 开发了当地的矿产    D. 开发了当地的工业

3.“湖广填四川”移民主要从水路而不是陆路进入四川盆地,其原因是

A. 入川陆路地形崎岖    B. 水路运输异常平稳

C. 距离近,成本低廉    D. 距离远,水运安全

 

1.B 2.B 3.A 【解析】 1.由材料“清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入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今约湖南湖北)人口最多,移民迁徙到了重庆后又再往四川继续迁徙”可知,“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政策,故B项正确。 2.由材料“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9万余人”可知,“湖广填四川”补充了四川大量缺失的人口,为四川盆地区域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开发人口,故B项正确。 3.四川盆地东侧有大巴山脉、巫山、武陵山、云贵高原阻挡,陆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顺长江河道可以逆流而上直达四川盆地,故A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丹麦人口近200年来的变化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麦人口再生产从甲到乙再到丙阶段历史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频发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国家的政策变迁

2.丙阶段后期丹麦人口死率比出生率高的原因是

A. 自然灾害多    B. 人口老龄化    C. 总人口降低    D. 瘟疫蔓延快

3.近年来,丹麦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直接的人口问题是

A. 劳动力不足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素质低    D. 死亡率增高

 

查看答案

读“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全球环境基金特别关注的领域。

(2)试简述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3)上述环境问题中,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哪些?

(4)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________方面的国际合作。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两图分别为广州和成都PM2.5浓度月分布图。

比较广州与成都PM2.5浓度月分布的异同,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范围统计图”。

(1)上图中甲、乙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产生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示意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作用,三线工程经过的省区中受此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该外力作用强盛的季节是________季。

(3)上图中甲地蕴含丰富的天然气和__________等非可再生能源,此类能源主要分布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中。甲地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其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会期间,国外观光游客大批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根据游客的需求,拟定三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主题旅游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与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苏州与宁波相比所具有的旅游优势。

(3)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