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题。 由于土地...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题。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加重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①②

 

B 【解析】两图相比,2010年,该地林地比重减小,坡地开垦面积增加,城镇建筑面积增加。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①对。河流含沙量增大,②对。没有工业生产活动,不能体现酸雨加重,③错。局地变化,不能说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④错。沿海地区滩涂变宽,说明面积扩大,⑤对。B对,A、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名小学生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回答下题。

由材料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A. 进行国际合作    B. 实行清洁生产

C. 选购绿色产品    D. 公众认识和参与

 

查看答案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5和201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题。

与1965年相比,该县2015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降水量大    B. 植被破坏严重

C. 农业用水量减少    D. 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是先发展,后治理

B.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C. 从全国来看,我国的自然环境正逐步改善

D.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社会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读“中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完成下题。

含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A. 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 水体营养物质减少

C. 水循环速度改变    D. 产生赤潮

 

查看答案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小题。

“生态脚印”说明(  )

A. 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 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