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 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 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 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 地质条件 B. 水文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气候条件
(题文)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在( )
A. 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B. 城市交通便利的几何中心处
C. 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D. 居民住宅区内
(题文)读“德国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德国北部水系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图中河流①②③④中运输量居第一位的是________。
(2)传统工业区⑤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日本东京横滨工业区与⑤工业区相比,发展的不同区位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60年代,德国对传统工业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着重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城市化发展的后期成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部分大洲或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
(1)将图中的代码填入对应的地区之后。 西亚区_____,非洲_______,北美洲____,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_______。
(2)北美洲城市化进程变缓的原因是____。 非洲城市化进程特别快的原因是_____。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发展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4)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新趋势,即城市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区及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题文)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