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成群的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

(3)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4)说明阿塔卡马沿海沙漠村庄采用“以网捕雾”对当地居民的主要意义。

 

(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在断裂地带形成注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湖泊;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 (2)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3)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4)为村庄提供生活用水,缓解水源短缺问题;提供农业用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整体该题以南美洲西岸的“热带冷沙漠”为背景,考查高山盐湖形成过程、“冷沙漠”成因;大雾难成降水成因;“以网捕雾”的意义等。题目虽然出现较多的生冷词汇和地理现象,但旨在考查基本地理原理:地貌成因、非地带性、雾和降水的形成条件等。 具体(1)读右图可知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1000米以上位置。“盐湖”形成包含三层意思:海拔高;有水汇集;水体盐度高,然后针对这三点一一分析形成过程。安第斯山脉整体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海拔高);在断裂地带形成洼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湖泊(易积水);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盐分高)。 (2)该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非地带性”,虽地处热带却冷,所以旨在分析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影响气温的因素无非纬度、地形、洋流等,结合题目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所以气温相对较低;结合所学知识知道南美洲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可以降温减湿。所以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形成“热带冷沙漠”。 (3)该题需要解释“成雾却未致雨”的原因。雾的形成离不开冷暖干湿气流的相遇;雨的形成必须有上升气流。已经成雾,说明前一个条件具备,没有致雨,说明多下沉气流。地处沿海,大洋水汽充足,加上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沉的暖干气流(东南信风背风坡多下沉气流),下冷上暖易形成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 (4)由材料可知“以网捕雾”最后把水汇集到蓄水桶中,在一个有世界“旱极”之称的地区,蓄水的主要目的肯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问题得以缓解,经济才可能得以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乌镇现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材料二  下面上图为“乌镇镇聚落形态变迁示意图”,下图为“乌镇‘城在田中’城镇规划图”。

(1)上图中,乌镇聚落形态沿________呈_____状分布,其聚落形态变迁体现的城镇化表现是_____。  

(2)乌镇“城在田中”城镇规划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

(3)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对其城镇发展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材料二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

(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

(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乙所在的省份

A. 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 是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 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查看答案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如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

A.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