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板块分布简图(右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三个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读板块分布简图(右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三个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是按岩石圈的运动不同而划分    B. A是真正的大洋板块

C. B板块大陆面积最大    D. C板块跨经度最广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板块与C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    B. A板块与B板块交界附近多海岭

C. B板块向西运动、C板块向东运动    D. B板块与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岛弧

 

1.D 2.C 【解析】110°E与南、北回归线交点附近不是三大板块交界处。该经线是110°W。与南回归线交点不是三们板块交界,图示是北回归线。A是美洲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南极洲板块,A板块与C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B板块向西运动、C板块向东运动。 1.读图,图示回归线和110°经线交点附近是三大板块交界处。110°E与南、北回归线交点附近不是三大板块交界处。该经线是110°W。与南回归线交点不是三们板块交界,图示是北回归线。三个板块是按地壳的运动不同而划分,A错。A是美洲板块,是大陆、大洋都有的板块,B错。B板块是大洋板块,大陆面积小,C错。 C板块是南极洲板块,跨经度最广,D对。 2.结合上题分析,A是美洲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南极洲板块,A板块与C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A错。A板块与B板块交界附近是海岸山脉,B错。B板块向西运动、C板块向东运动,C对。B板块与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右图中砂砾岩属于左图中的

A.     B.     C.     D.

2.由右图可知

A. 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 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

C. 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

D. 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其它物质运动不需要太阳辐射能

C.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减少。

D.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8年7月5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耀斑是

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②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查看答案

火星两极是覆盖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水冰的巨大“冰冠”,移民火星计划的第一步,是要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下表为地球与火星基本参数对比。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

A. 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大气密度大    B. 火星季节温差比地球季节温差小

C. 火星两极“冰冠”随季节变化消长    D. 火星北极极昼时间为地球的一半

2.科学家提供的下列火星增温计划中可行的是

A. 促使火星南北两极“干冰”气化    B. 引导富含氨气的小行星撞击火星

C. 缩短火星运动周期并调整离心率    D. 减少温室气体

 

查看答案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40°N,20°W    B. 40°S,20°E

C. 40°S,60°W    D. 40°N,40°E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

B. ②、④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

C. 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 ①、②两地间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距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