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1...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 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 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1.B 2.D 【解析】 1.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高大,降低风速,使得城郊之间热量交换困难,故选B。 2.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比例高)不等于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因为高原区城市数量较少,C错;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的热岛效应较强,与冬季气温低,需要生火取暖排放废热有关,D对。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河流上、中、下游河段的差异明显,下图表示我国长江向东流的一处蜿蜒曲折的河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只考虑河岸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则受侵蚀最严重的是

A.     B.     C.     D.

2.这种蜿蜒曲折的河段

A. 可以形成“V”型谷    B. 凸岸可以发育成河漫滩

C. 可以形成三角洲    D. 凹岸可以发育淘金

 

查看答案

读板块分布简图(右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三个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是按岩石圈的运动不同而划分    B. A是真正的大洋板块

C. B板块大陆面积最大    D. C板块跨经度最广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板块与C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    B. A板块与B板块交界附近多海岭

C. B板块向西运动、C板块向东运动    D. B板块与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岛弧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右图中砂砾岩属于左图中的

A.     B.     C.     D.

2.由右图可知

A. 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 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

C. 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

D. 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其它物质运动不需要太阳辐射能

C.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减少。

D.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8年7月5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耀斑是

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②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