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 C 2. B 【解析】 1.据图可知,①位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属于内流区,但不全是内流河,A错误;②位于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B错误;③位于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正确;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故选C。 2.据图可知,①②同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错误;②到③由半干旱过渡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正确;人口密度③大于④,C错误;⑤受地形影响,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查看答案

(题文)读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甲地年降水量数值,并说明理由。

(3)有人主张在福建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 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 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     B.     C.     D.

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 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 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 青稞、小麦、水稻

 

查看答案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

A. 四川    B. 广西    C. 上海    D. 台湾

2.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    B. 空气对流弱

C. 空气中水汽含量低    D. 植被覆盖率低

3.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

A. 西南季风    B. 东南季风

C. 距海远近    D. 地势

 

查看答案

读下图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

A. 50    B. 200

C. 400    D. 800

2.图中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 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 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