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新疆和田一带,是中国古代玉矿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新疆和田一带,是中国古代玉矿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十几亿年前,昆仑山区为浅海地区,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到7~8亿年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到2.5~3亿年前由于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白云质大理岩层接触变质后形成玉矿。古时玉料的开采有“水产”和“山产”两种方法。“水产”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称“捞玉”、“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到的玉称“仔玉”。“山产”就是直接从含有玉矿的山中开采,采得的玉料称“山料子”或“山子”。由于玉的硬度较高。无法用锤钎在玉矿中打洞开凿,古人开采大玉料,曾采用“火攻法”,即在玉矿堆积木柴燃烧,使玉受热后,速浇冷水,玉料便破裂开来。

资料二 地质循环示意图    资料三和田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图

1.资料二图中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

A.     B.     C.     D.

2.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和季节是

A. 甲,冬季    B. 乙,秋季    C. 丙,夏季    D. 丁,春季

3.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

A. 物理风化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D. 海浪堆积

 

1.C 2.B 3.A 【解析】 1.在资料二图中,根据箭头方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的④是沉积岩,D错。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①代表岩浆,②代表岩浆岩,A、B错。玉石属于变质岩,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③变质岩,C对。 2.“捞玉”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称 “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到的玉称“仔玉”。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是乙处,河流流出山口后,泥沙沉积多。西北内陆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秋季水量小,冬季结冰,最佳捞玉季节是秋季,B对。甲处坡度陡,以侵蚀为主,A错。丙处水量太小,断流,沉积少,C错。丁位于山顶,没有沉积,D错。 3.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物理风化,都是外力作用使岩石崩碎,A对。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不是岩石崩碎,B错。风力搬运是移动到另一位置,C错。海浪堆积是使搬运物质沉积,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0月28日一场秋雨过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约2 241米)形成山下葱绿,山上白雪的“海坨戴雪”独特景观。读“海坨山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面小题。

1.海坨山(  )

A. 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B. 同一高度南坡温度高于北坡

C. 森林分布高度由热量决定

D. 人类活动的影响局限于山麓地区

2.与海坨山相比,自然带类型最为丰富的是(  )

A. 太行山主峰小五台山(约2 882米)

B. 长白山主峰白头峰(约2 749米)

C. 横断山最高峰贡嘎山(约7 556米)

D.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约2 158米)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针阔混交林

C. 高寒荒漠    D. 高山针叶林

2.该山地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背风坡

 

查看答案

某人在夏威夷群岛中较大的岛屿——瓦胡岛上旅游,他发现甲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而乙处是荒漠草原。下图为瓦胡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地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东南风    B. ②——东北风    C. ③——西北风    D. ④——西南风

2.甲处森林景观和乙处荒漠草原景观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  )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植被最可能是(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2.形成图中自然植被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 土壤    B. 热量    C. 光照    D. 水分

 

查看答案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X方向热量增加    B. 沿X方向降水增加

C. 沿Y方向热量增加    D. 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 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 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 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 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