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

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制于村民就业方式变化的影响。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康杜村村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  )

A. 劳动力 房产 耕地    B. 劳动力 耕地 房产

C. 耕地 房产 劳动力    D. 耕地 劳动力 房产

2.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  )

A. 甲—农民 乙—工人 丙—房东 丁—店主

B. 甲—农民 乙—店主 丙—房东 丁—工人

C. 甲—工人 乙—农民 丙—店主 丁—房东

D. 甲—工人 乙—房东 丙—农民 丁—店主

3.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  )

A. 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B. 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 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1. D 2. A 3. B 【解析】 1.读图结合材料,甲曲线在阶段一和阶段二呈明显减少趋势,应为耕地变化,是随着大学城的建设,耕地面积变少,而由于大学城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出现劳动力先增加,而随着大学城的建成,该地需要的农民工数量减少,所以在阶段二的资源为劳动力,到了大学城建成以后,进入平稳阶段,房产成为主要资源,故选D。 2.读图可知,在阶段一,甲占比最大,随着大学城建设,占比减少,所以甲应为农民,而乙曲线随着建设先增加后减少,应为工人数量的变化,丙出现主要在阶段二和三,主要为以房东为主的就业状况,在三个阶段,丁基本呈总体上升趋势,应为商业服务人员,故选C。 3.读图,结合材料,该村在2001年后主要就业方式从农民转向工人及房东和个体商户经营者,主要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市区两地一天内人口密度的变化。

a、b两地的城市功能区分别可能是

A. 商业区、住宅区    B. 工业区、商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工业区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了专长的农民工开姑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产业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 城市生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D.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 技术与素质的提升    B.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 促进农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日报网 环球在线消息  2007年12月15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最终艰难地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接替《京都议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

(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至少答3条)

(4)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5)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 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宣传画揭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上述问题可能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4)要想缓解该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在维基百科查到了“洞庭湖面积变化 (以1825年以前为100%)表”,据此分析洞庭湖湖面面积变化及影响这种变化的自然、人文因素。

年代

面积(平方公里)

变化百分比

1644-1825年

约6,200

100%

1826-1915年

约5,600

90%

1916-1949年

约4,200

67%

1950-1978年

约2,700

44%

1978-1998年

约2,600

42%

1999-2004年

约3,900

64%

 

 

湖面面积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大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2)在湖泊洲滩上大量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谈两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