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

A. 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 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形

C. 土壤 地形 水文 大气 生物

D. 生物 地形 大气 水文 土壤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A 2.D 【解析】 1.图中①是山地代表地形,②是森林代表生物,③是云代表大气,④是海洋代表水文,⑤是地质环境代表土壤,A正确。 2.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和调节径流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根据图丙,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丙为图甲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6)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该流域位于( )

A. 温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 热带沙漠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

A.     B.     C.     D.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维持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B. 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 不能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

D.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查看答案

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

1.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  )。

A. 甲省(自治区)水资源短缺

B. 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

C. 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D. 乙省(自治区)生产用水量高

2.乙省(自治区)应该                                                  (  )。

A. 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B.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