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这里分布着诸多第...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充足,当地还蕴藏着丰害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许多牧民策居于此。近年来当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吸引了江、浙、沪众多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这些企业一边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生产,一边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

(1)分析图中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对当地水体的不利影响

(2)生态专家认为“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分析原因。

(3)为了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是否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1)生产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水位下降,湖泊萎缩;大量污水排放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污染。 (2)地下水污染不易被发现和诊断;沙漠环境水循环周期长(地下水流动速度慢),不利于水体的净化;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 (3)应该;当地资源丰富,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不应该;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高耗水的工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高排污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解析】 试题 (1)注意题目要求是工业生产对“水体的不利影响”。由题可知重化工企业生产用水量大,而且该地区工业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水位下降,湖泊萎缩;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污染。 (2)地下水埋藏在地下,一旦污染不易被发现和诊断;沙漠环境下,水源补给量小而且地下水流动速度慢,水循环更新周期长,不利于水体的净化;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 (3)本题属于较为开放得问题,只要理由能够说明其观点即可。观点一:应该。当地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丰富;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观点二:不应该;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高耗水的工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高排污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对该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作出解释。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并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原因。

(4)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查看答案

读我国局部区域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降水量分布特点为(  )

A. 东部少西部多    B. 中间多南北少

C. 2~4月少,5~7月多    D. 2月至7月持续增加

2.图中甲地降水特点的成因是(  )

A. 受台风的影响    B.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 锋面雨带的南移    D. 夏季风势力较弱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年蒸发量

A. 丙地小于600毫米    B. 35°N以南地区由南向北递减

C. 空间变化幅度乙地区小于甲地区    D. 400毫米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重合

2.正常年份,乙地区处于多雨期时丁地区正值

A. 伏旱    B. 阴雨

C. 春旱    D. 低温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 冲积扇    B. 河口三角洲

C. 喀斯特地貌    D. 沙丘

2.图中①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A. 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 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 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

D. 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3.图中②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 甘蔗、柑橘    B. 甜菜、柑橘

C. 花生、苹果    D. 棉花、茶树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26日,西北地区首列高速铁路一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这是中国首条穿越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的高速铁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兰新高铁相比,建国初期修建的兰新铁路最终未能通过西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资源    D. 科技

2.不属于兰新高铁带来的影响是

A. 优化西北省区之间的交流环境    B. 拓宽沿线省区天然气运输通道

C. 促进沿线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    D. 大大提高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