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含义表...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 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 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 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 增加区内降水量

C.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 增加地下水储量

 

1. A 2. C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 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 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 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 埃及、新加坡    B. 巴西、阿根廷

C. 英国、以色列    D. 美国、墨西哥

3.目前,中国的660多个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下列不属于城市缺水原因的是

A. 城市化速度过快    B. 地下水超采

C. 城市降水比郊区少    D. 水资源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不均 B. 季节分配不均

C. 蒸发微弱 D. 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 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查看答案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资源问题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 亚洲非洲    B. 亚洲大洋洲    C. 南美洲欧洲    D. 南美洲大洋洲

2.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A.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 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    D. 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3.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包括

①修筑水库  

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人工增雨   

④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南非总人口5180万,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三面环海,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南非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南部某区域图

材料二:下图为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单位:千吨,资料南非农业部)

材料三:南非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的排位

(1)图甲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A地气候特征是     ,影响A地附近海域洋流性质为     

(2)在材料二中,从2003年到2008年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可以推测南非把主要非粮食农作物加工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是      

(3)图甲中A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4)结合文字和图表材料,简要分析矿业能成为南非四大工业部门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