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

A. A地的白天比B地短    B. 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4日上午5时

C. 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    D. 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 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    B.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 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增大    D.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1. C 2. A 【解析】 考查光照图的判读,黄赤交角的影响。 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点周围出现了极昼,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A地较B地纬度高,故A地的白天比B地长,A选项错误;由于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A地的白天比B地长,故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6日上午5时之前,B选项错误;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与C地纬度差较小,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C选项正确;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地,D选项错误。故选C。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即黄赤交角变小。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与黄赤交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变小,故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A正确;黄赤交角的角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B错误;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黄赤交角变小,则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也缩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黄赤交角大小无关,始终等于90°不变,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 40°N附近大陆西岸

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查看答案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庭院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A. 不消耗能源 B. 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 风力恒定 D. 风向恒定

 

查看答案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热力环流    C. 植物蒸腾    D. 大气环流

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A. 降水量较多    B. 气温日较差更大

C. 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D. 地形较平坦

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 江苏省    B. 甘肃省

C. 山东省    D. 云南省

 

查看答案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考察区域

A. 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B. 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 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D. 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2.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3.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 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 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 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查看答案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 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 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 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    D. 22时至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

2.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透水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