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A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图B为该地区生态农业...

图A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图B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

图B

(1)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2)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B,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3)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 理由: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3)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图和地理关联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森林的环境效益、生态农业及其建设的意义,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森林的作用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读图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区,适合于低山丘陵地区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分析两图可知,两图生产的连接点是旱地的农作物小麦和玉米,要促进图B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则需要扩大旱地面积,减少水田种植。 (3)生态农业的意义:一是生态环境的意义,二是经济发展的意义,即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当地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6—环境保护)

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查看答案

下图四处为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 据此回答15-16题。

1.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 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 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 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粮食问题    B. 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 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 极密    B.     C. 中密    D. 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西北地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黄土高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城市地区——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 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查看答案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 气温分布图    B. 降水量分布图    C. 工业分布图    D. 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