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有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垃圾填埋场。

材料二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判断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不合理。该填埋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位置(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4)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 【解析】 (1)阿苏卫卫生填埋场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冬季风的上风向,容易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西北效地势高,是河流的上游位置,垃圾填埋容易造成水污染。所以位置不合理。 (2)合理。读图,该“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没有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污染少,环境质量提高。科技发展,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产品数量、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此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3) 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材料二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有    

(2)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

(3)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上海崇明岛上的西沙湿地公园景观图,园内芦苇生长茂盛。完成下题。

芦苇区内架起木栈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生物的通道不被阻隔    ②减少湿地区域的泥沙淤积

③身临其境地感受芦苇美景    ④利于观测芦苇的生长状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效益最大化原则

2.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缺乏优惠的政策    B. 资源短缺

C. 较低的人口素质    D. 资金严重短缺

3.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 减轻了环境污染

C. 提高了经济效益    D. 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查看答案

下表是西亚某地部分农产品的耗水量情况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看,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 园艺业为主    B. 粮食种植业为主

C. 乳畜业为主    D. 家禽饲养业为主

2.从耗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地区农业要达到可持续应该

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产品生产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③调整农业结构④调整饮食结构 ⑤过量开采地下水 ⑥大规模引用高山冰雪融水

A. ②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xl00%。

1.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

A. 胡同社区    B. 新建商品房社区

C. 单位社区    D. 政策性住房社区

2.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

A. 积极发展家庭轿车    B.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 鼓励兴建职住分散型社区    D. 加强车辆分类管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