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颐和园全年空间容量虽然处于未饱和状态,并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但在局部时间和地点...

颐和园全年空间容量虽然处于未饱和状态,并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但在局部时间和地点上,超载现象严重。例如,2015年10月4日颐和园园方说,在节前颐和园每天入园游客数量约为4万人次,但10月3日一天就达到了11.8万人次,人数翻了一番。据统计,黄金周前四天,颐和园的游客量就达35万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于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颐和园的游客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所以没有任何旅游环境问题

B. 颐和园全年的游客应该控制在旅游最佳容量之内

C. 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是用到达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来表示的

D. 为使颐和园的旅游处在最佳状态,必须把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极限容量上

2.颐和园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产生的最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是

A. 造成噪音污染    B. 珍稀物种灭绝

C.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D.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针对材料中所述的情况,下列关于颐和园旅游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    B. 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

C. 旅游淡季实行门票预定    D. 饱和区设置门票附加费

 

1. C 2. D 3. C 【解析】 1.颐和园的游客全年虽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但是局部时间和空间仍然过度饱和,所以也出现了旅游环境问题;为使颐和园的旅游处在最佳状态,应把颐和园的游客数量维持在旅游最适容量上;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是用到达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来表示的,C项正确。 2.颐和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产生的最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是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项正确。 3.为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应该在旅游旺季实行门票预定,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饱和区设置门票附加费,C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答案为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 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 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1: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序幕拉开,相关旅游、运输、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都将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此背景下,一些旅游、地产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早已嗅到海南新一轮发展的“商机”,纷纷加大对海南的投资和布局……

材料2:海南岛的东海岸已基本被开发商圈地完毕,“一线海景别墅”和各大星级酒店在沙滩旁边星罗棋布。随之而来的是沿海防护林的破坏和海岸线的后退。另外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挖珊瑚礁的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1.下列现象属于海南岛地区由于合理的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①环境污染 ②过度城市化 ③对海防林、珊瑚礁等自然景观的破坏 ④对沙滩等海岸环境的破坏 ⑤海水侵入,海岸空间缩小 ⑥生态破坏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关于海南岛的旅游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必须制订海滩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坚决制止不合理的在海滩上建造酒店的行为

B. 在海岸植树造林,如红树林等,保护海岸,减少侵蚀

C. 将旅游住宿设施建在海滩较远处,扩大海滩利用面积,分散客流

D. 重点开发热带雨林风光和高山族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单双季稻要求年平均降水量分别在750mm和1500mm以上。

材料二:中国水稻分布图

 

材料三: A地为宁夏平原, 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描述中国水稻分布特点。

(2)最近一个时期,不断有人提出 “宁夏不应该种植水稻!”这个问题。试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此说法提供论据。

(3)指出宁夏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如下图),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收获后要在避光、阴冷、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发芽变质。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秘鲁年产马铃薯约3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

(1)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

(2)简述马铃薯在世界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

(3)秘鲁是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之一,但出口量很少,分析其原因。

(4)秘鲁政府计划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

A. 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 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 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 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