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A 【解析】 试题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孕育着贵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贵州向中外游客呈现的是一个“自然、健康、安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1)生态旅游是一种________的旅游形式,其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东济南某中学生在2018年暑期旅游时,能在贵州生态旅游线路上看到的是

(3)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从地质地貌上看____________独特,从气候上看位于____________气候区,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

(4)为适应生态旅游,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有人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也有人认为旅游业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

读庐山简图和黄山简图,试比较庐山和黄山的旅游环境容量及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完成下面的表格。

 

查看答案

在旅游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是(  )

A. 倡导绿色旅游    B.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C. 建立环境保护法规    D.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查看答案

颐和园全年空间容量虽然处于未饱和状态,并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但在局部时间和地点上,超载现象严重。例如,2015年10月4日颐和园园方说,在节前颐和园每天入园游客数量约为4万人次,但10月3日一天就达到了11.8万人次,人数翻了一番。据统计,黄金周前四天,颐和园的游客量就达35万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于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颐和园的游客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容量,所以没有任何旅游环境问题

B. 颐和园全年的游客应该控制在旅游最佳容量之内

C. 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是用到达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来表示的

D. 为使颐和园的旅游处在最佳状态,必须把颐和园的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极限容量上

2.颐和园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产生的最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是

A. 造成噪音污染    B. 珍稀物种灭绝

C.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D.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针对材料中所述的情况,下列关于颐和园旅游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    B. 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

C. 旅游淡季实行门票预定    D. 饱和区设置门票附加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