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 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B. 从自然条件看,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

C.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

D. 大致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2.以下地区水贫困状况及主导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贵州—低—喀斯特地貌广布

B. 河南—低—工业节水措施推广

C. 新疆—高—夏季高温蒸发量大

D. 海南岛—高—面积较小且起伏较大

 

1.B 2.D 【解析】 考点定位: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分布情况,区域缺水的主要原因。 1.读图,根据图例,东北的黑龙江水条件较好,没有由南向北逐渐加重的规律,A错。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C错。与经济水平没有相关性,D错。我国的水资源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与图中水贫困程度总体情况相吻合,B对。 2.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河,导致地表水缺乏。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地貌,A错。河南虽然是我国的半湿润地区,且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因为实施了农业的节水措施,所以水贫困状况低,B错;新疆因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故C错;海南岛虽地处我国南方,雨季长,但因为是岛屿面积小,储水条件有待改善,再加上多山,地形的阻挡也会使得部分地区处于雨影区,出现降水少的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查看答案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 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 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 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 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