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左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左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1)主要干预或控制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2)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库区雨季长,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可自流引水。 (3)“引江济汉”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 (4)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 (1)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2)水源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水质、水量角度分析,自流输水也是重要优势。丹江口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位于湿润地区,库区雨季长,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可自流引水。 (3)“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到丹江口水库,主是是对生态、航运、灌溉等影响。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 (4)保护水源地,主要是保护水质。应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利于保护水质。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水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穿越大半个亚洲去买一只马桶盖”的热议还在持续发酵——2015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生产,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而且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的民众大跌眼镜。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经济技术较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改革调整,开始将中国的部分生产企业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和生产,形成“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如浙江省的某日本高精度机床生产企业最近撤资迁回到了日本九州岛。

(1)试分析日本企业选择在我国东部杭州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的原因。

(2)从中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这一现象的实质出发,思考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3)据材料二简析日本部分企业回归本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于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于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A. 消费市场广阔    B. 水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2.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①环境质量好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成本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 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 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 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 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 污染严重,水质差

C. 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 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 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 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 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曾经,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此后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是

A.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B. 动力指向性产业

C. 传统工业    D. 高科技产业

2.促使欧洲该类产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崛起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开拓更大的市场    D. “香蕉带”严重的环境问题

3.随着该类产业的转移,“香蕉带”会

A. 增加技术人员的需求    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经济衰退

 

查看答案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资源禀赋    B. 经济结构

C. 开发战略    D. 能源结构

2.关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

B.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完成东部向中部地区的转移

C. 西部地区没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