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甲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

    图甲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米。图乙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

A. 15米    B. 17米

C. 35米    D. 37米

2.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3.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

A.     B.

C.     D.

 

1. C 2. B 3. B 【解析】 1.根据相对高差的计算公式:(n-1)d≤h<(n+1)d可以算出(n为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瀑布的高差为30米至40米之间,因为图中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米而不是310米,而瀑布在桥梁的上游,因此瀑布的落差应在30米至36米之间,故选C。 2.阴影部分所在区域由东南向西北等高线越来越稀疏,说明坡度越来越小,故选A。 3.设置凸面镜的位置应该是位于道路的拐弯处,图中可见②处正是道路拐弯的地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 500 m    B. 550 m    C. 600 m    D. 650 m

2.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 600米    B. 650米

C. 700米    D. 800米

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 方案1    B. 方案2

C. 方案3    D. 方案4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如下图),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收获后要在避光、阴冷、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发芽变质。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秘鲁年产马铃薯约3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

(1)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

(2)简述马铃薯在世界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

(3)秘鲁是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之一,但出口量很少,分析其原因。

(4)秘鲁政府计划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的问题。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

(1)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

(2)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查看答案

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号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真正成了仓廪丰实的“天下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吉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