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列各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当地市场广阔 B. 水运便利
C. 科技实力强 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中·
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该国最可能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巴西 D. 日本
3.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 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工业
C.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动力导向型工业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一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一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 月土壤含水量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 植树 B. 种草 C. 栽灌木 D. 自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