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甲...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甲)、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乙)。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丙)和图丙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材料三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结合图乙,分析说明图甲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请你在图丙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1)降水量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3)甲地应选择方案Ⅱ。理由:甲地降水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应选择方案Ⅰ。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 mm,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450 mm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若甲、乙都答,按甲地要求判分) 【解析】 (1)读图甲和图乙,找到土壤侵蚀最强点,当降水量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当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当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2)根据产业结构比重,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根据产业类型,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占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 甲地降水较多,超过450 mm。应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所以甲地应选择方案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 mm,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水资源不足,应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所以,乙地应选择方案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江三角洲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 科技力量雄厚

C. 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 两地联系交通便利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 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 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使得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 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查看答案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水南调    B. 沿线需逐级抽水

C. 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    D. 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碛的上游    B. 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 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    D. 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查看答案

盐井镇为悠久的产盐古镇,在江两岸,人们依山势凿孔插桩,桩顶铺板,就地取岩土在板上铺垫成盐田,将取自江滩盐井的卤水(含盐的地下水)倒入,在太阳照晒几天后盐便析出。每年3至5月是产盐旺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古镇的叙述,正确的(    )

A. 位于河流凹岸

B. 两侧山脉大致成东西走向

C. 北京时间13时20分左右,该镇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

D. 一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拉萨小

2.西岸产盐量比东岸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市场    C. 气候    D. 地形

3.产盐旺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卤水丰富    B. 晴天多,蒸发旺盛    C. 市场需求大    D. 江水平稳,利于运输

 

查看答案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贺兰山对I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①阻挡西部沙漠入侵 ②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 ③提供冰川融水补给 ④抬升冬季风增加降雪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图中I~Ⅳ区域  (    )

A. I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B. 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

C. 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    D. 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

3.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宁夏区内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  )

A. 由北向南    B. 由南向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查看答案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

1.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