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

(3)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1)特点: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大部分地区在35亿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 (2)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分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线。 (3)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减弱,黄河含沙量减少;黄河河口流水堆积作用减弱,加之风浪和潮汐侵蚀作用较大,三角洲推进速度减缓,海岸线可能后退。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为材料背景,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与分析、局部地形单元的地理意义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主要原因是中国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 (2)从地形、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河流补给情况,乌鞘岭都是重要的地理界线。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主要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回答,说出地形、气候、植被、流域等方面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乌鞘岭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交界处,是地形区的分界;根据太阳辐射量,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少,大致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乌鞘岭南面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北面是暖温带地区,所以是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乌鞘岭西北的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东南是外流河,所以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 (3)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会减少黄河的含沙量,从而使得黄河河口流水堆积作用减弱,三角洲推进速度减缓,使得海岸线后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某日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        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都小于90°

图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该地区所属气候类型(或自然带)和季节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草原带夏季

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C. 热带草原带冬季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

 

查看答案

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题。

1.关于该山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山是断块山

B. 该山位于南半球

C.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G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上升

D. 该山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2.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坡带谱比北坡丰富,因为南坡海拔高

B. G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

C. E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

D. F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的海拔会更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 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

B. 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 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 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坡向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

A. 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    B. 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C. 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山麓1月份气温约为0℃

2.该山地以北地区

A. 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

D. 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甲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早在1534年发现时,曾称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基本枯竭。完成下题。

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低矮灌木    D. 针叶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