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 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 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2.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 B. B—A—C
C. B—C—A D. C—A—B
读某区域发展过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 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 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 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
2.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A. 阶段1已进入城市发展成熟阶段 B. 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 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 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这种变迁既是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清末明初大量移民开发,以及20世纪80年代前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 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下图为辽东湾辽河河口附近近百年来海岸线的变迁,图中最终海岸线为2003年实际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盘锦湾面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 辽河流域植被严重破坏,流量增大
B. 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增加,流量减少
C. 辽河河口不断围海造田
D. 辽河河口潮浪侵蚀减弱
2.1979年以来,辽河三角洲向南发展速度大大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为截取河水,入海径流锐减 B. 海防大堤和海产养殖工程束缚
C. 流域降水减少,干流流量减少 D. 流域植被增加,水库调水蓄沙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 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
B. 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C. 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 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
2.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A. 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
B. 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C. 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
D. 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晋江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晋江市现有各类鞋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数30多万人,晋江市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晋江市大量制鞋企业集聚有利于
A. 加强技术协作,取得规模效益 B. 降低生产成本,竞相降价
C. 增强集聚优势,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 减少工人工资开支
2.下列因素对晋江市制鞋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大量廉价劳动力 C. 侨乡优势 D. 矿产资源丰富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多条大堤的变化,推测1964~1976年期间
A. 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长江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长江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没有再建新大堤的主要原因是
A. 长江的沉积作用增强
B. 长江的沉积作用减弱
C. 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增强
D. 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