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1)西北风。 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原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画图略;低气压或气旋。 (4) 【解析】 (1)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M处的风向是西北风。M地等压线比N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所以M地比N地风力更大。 (2) 图甲中天气系统A是冷锋,到达北京时,北京是冷锋过境天气,天气状况是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 在图乙中,用平滑曲线将数值是875、900、925、950百帕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四条等压线。可以看到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该天气系统是低气压或气旋。 (4)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是冷锋,强烈发展可能形成的自然灾害是寒潮或沙尘暴。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冻害等,沙尘暴引起土壤侵蚀、农业减产等,有利影响是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等。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形成的自然灾害是台风。对农业不利影响是淹没农田等,有利影响是缓解旱情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华北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大

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胡天八月即飞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 乌鲁木齐    B. 沈阳

C. 广州    D. 武汉

2.此时(  )

A. 太原位于高压区内,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B. 沈阳处在暖锋控制下,大风、升温

C. 海口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为阴雨天气

D. 武汉因受低气压控制,气温低

3.关于四地点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的风向相反    B. ②④的风向相近

C. 吹西北风    D. 吹西北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下图,下列关于影响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 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 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 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12题。

1.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2.(小题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

西 东南 西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990百帕,乙地气压为1 010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

A.     B.

C.     D.

2.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