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人口密集省份 B. 山地丘陵地区
C. 水源短缺地区 D. 经济落后省份
2.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 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 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 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 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下图示意世界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世界人口自然变动特征,按照时间早晚为图中四个阶段排序 ( )
A. Ⅰ、Ⅱ、Ⅲ、Ⅳ B. Ⅳ、Ⅲ、Ⅱ、Ⅰ
C. Ⅰ、Ⅳ、Ⅲ、Ⅱ D. Ⅱ、Ⅰ、Ⅲ、Ⅳ
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最近接近的阶段是 (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下面两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
A. 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C.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D.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下图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1982 年和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2009 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 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 年的低
C. 1982的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 年一样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表明25-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7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8说明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帆”字,公元前2世纪已出现风筝、风车,10—12世纪(北宋、南宋)为风车繁盛时期,至14世纪传入欧洲,荷兰开始利用风车抽水造陆。
材料二 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和新疆达坂城简图。
(1)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具有哪些特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意义?
(2)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每年有大量风能白白“吹光”。近期对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地区有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区优先开发利用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