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国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龄人口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到2015年,预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有关人士分析:从目前到2032年,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最佳的“黄金”时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口负担最轻的战略机遇期。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11年末下降0.08。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和________________问题。
(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正常与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3)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结合材料一分析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4)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的发展会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与世界近现代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
国家 | 2012年人口数(亿) | 2005~2010人口统计 (‰) | |
出生 率 | 死亡率 | ||
中国 | 13.69 | 11.2 | 6.4 |
印度 | 11.66 | 23.0 | 8.4 |
美国 | 3.07 | 14.0 | 4.3 |
印度尼西亚 | 2.40 | 18.7 | 7.1 |
巴西 | 1.99 | 19.2 | 6.6 |
巴基斯坦 | 1.76 | 27.2 | 8.8 |
孟加拉国 | 1.56 | 24.8 | 8.1 |
尼日利亚 | 1.49 | 39.9 | 17.2 |
俄罗斯 | 1.40 | 10.7 | 15.8 |
日本 | 1.27 | 8.3 | 8.5 |
材料二 世界人口发展与人口结构金字塔类型图。
(1)材料所述当今世界十大人口国家中,人口发展模式中属于“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人口规模趋于缩小的国家是 。
(2)据材料可知,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发展模式中“低增长阶段”,但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巨大。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
(4)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其规模突破3亿大关也象征着美国比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据材料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及其原因。
读2000~2010年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迁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人口迁移特点是
A. 乡村净转出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数量相等
B. 镇净转入人口明显多于城市净转入人口
C. 转入城市的人口比转入镇的人口年龄段更集中
D. 城市净转入人口和镇净转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致
2.上述人口转移对城乡地区的影响是
A. 延缓了乡村老龄化进程 B. 促进了乡村城镇化发展
C. 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不足 D. 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2014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9.75‰。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2011~2014年北京市
A. 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B. 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C. 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D. 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2.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这说明
A. 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B. 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C. 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D. 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组题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某地区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005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产业升级和转移
C. 城市高速交通的发展
D. 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
2.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 东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读“中国劳动适 龄人口(15~6 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
A. 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C.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