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

    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步行5—10分钟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步行化城区设计,有利于解决的城市化问题是

A. 城市用地紧张,住房困难 B.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

C. 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差 D. 人口集中,就业压力较大

2.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规划设计适用于

A. 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B. 中等城市产业调整规划

C. 大城市旧城区改造规划 D. 城市群的合理布局规划

 

1.B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人们的出行距离缩短,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城市住房困难及流动人口数量和就业压力无关,故选B。 2.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规划适用于大城市旧城区改造规划,而小城镇的远期规划,及现有城市的调整规划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实行图中设计规划,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杂谷脑河位于四川省中部,发源于鹤鸽山的南麓,流经理县、注川县,在威州镇汇入峨江。下图示意杂谷脑河理县段左岸阶地(T1—T2)与冲洪积扇地形,其中冲洪积扇地貌出现于海拔 2450米的山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杂谷脑河理县段多级阶地形成紧密相关的地质事件是

A. 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 B. 阿巴拉契亚山脉遭受侵蚀

C. 五大连池火山周期性喷发 D. 黄土高原沟壑的形成

2.图中各级阶地沉积物厚度和粒径不太相同。这主要是由于

A. 地壳抬升高度不同 B. 各阶段气候条件不同

C. 河流流向改变 D. 基岩性质不同

3.杂谷脑河流域开发方向是

A. 开发矿产资源 B. 治理水土流失

C. 发展冲积扇农业 D. 梯级开发水电

 

查看答案

    最近北极冷涡频繁刷屏,其实前几年它也常上热搜,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暴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为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极涡的形成原因是

A. 冰岛低压北上,极地气流上升 B. 地面太阳辐射热量少,高空形成低压

C. 北极地区海域广阔,形成热低压 D. 来自副极地上空的气流,在此下沉

2.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A. 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风

3.此次极涡南下,说明了

A. 全球气候开始变冷

B. 寒带的范围变大

C. 西伯利亚不是我国冬季冷空气的唯一来源地

D. 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的影响变小

 

查看答案

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

(2)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3)A、B、C三点相比,人们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_______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5)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走长江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处于长江由山区迁入平原的位置,其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因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河段大量沉积,人们不断筑堤坊水,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新中国成立后为治水对荆江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下图),而今,建议恢复河流的弯曲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

(1)分析荆江形成“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说明荆江“裁弯取直”工程在防洪方面的积极作用。

(3)从湿地功能的角度,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