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示为某季节季风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典型的月份为___...

图示为某季节季风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典型的月份为_________月份,高压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该月份北印度洋形成的洋流的整体流向为___________,C处洋流流向___________。

(3)B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

(4)简述A气流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对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的影响。

 

(1)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逆时针;东北向西南流。 (3)亚热带季风气候;低温少雨(答寒冷不给分)。 (4)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来自低纬地区的海洋,高温多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季风环流的风向判读、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据图不难解答。 (1)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典型的月份为1月份,高压区的名称是亚洲高压。 (2)1月份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的整体流向为逆时针,C处洋流在东北季风作用下,流向由东北向西南流。 (3)B处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北回归线以北,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季节为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气候特征低温少雨。 (4)A气流为西北季风。北半球冬季,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西北风由海吹向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西北风来自低纬地区的海洋,受地形抬升,形成高温多雨气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南美洲西部30ºS~40ºS之间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乙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两种地质构造先形成的是_____(填地质构造名称),其成因为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它们形成的共同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流湖泊水位较高,其盛行风为______季节,受________(气压带风带)的控制。

(4)简说乙地人居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地理学习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其中甲、乙为近地面,则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图中四地的气压大小为:乙>丙>甲>丁

C.乙地空气受热下降

D.丁处等压面往下凹

2.若该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②代表变质作用 B.丙代表沉积岩

C.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丁代表岩浆岩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地表,则

A.甲代表陆地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人类活动对环节③影响最大 D.环节②决定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灾害

4.若该图为大西洋洋流示意图,则

A.①洋流性质为寒流 B.②处渔场形成的受寒暖流交汇影响

C.③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 D.④对沿岸陆地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查看答案

读下面“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C处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高山气候

2.图中各地气候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E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4.A处气候形成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②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③受暖流影响

④受寒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读某年4月28日8:00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小题。

1.若实线表示近地面等温面,虚线表示近地面等压面。则图中①地近地面等温面与等压面的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2.有关①②两地水平气流运动的共同特征是

A.均为辐散气流 B.均为辐合气流

C.风力较强 D.风力较弱

 

3.图中最可能发生沙尘暴的地区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浙江江郎山风景区观察丹霞地貌景观。江郎山山峰陡峭,在远处就可欣赏到水平方向上清晰可见的红色岩层。下图为该景区某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景区岩石主要成因

A.岩浆侵入 B.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C.岩浆喷出 D.古老海相沉积岩变质形成

2.峭壁的水平红色岩层上多横向裂缝,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A.变质作用 B.岩层断裂

C.差异风化 D.流水沉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