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亚欧大陆东南部地区林线的分布高度从藏东南的世界最高林线(高度约4600m)向东,到我国东南部一些山区林线高度降低到900 m左右.林线交错带生物生存环境梯度变化剧烈。色季拉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侧,地处藏东南湿润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的分界处,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其林线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呈现多样性特征。

(1)推测亚欧大陆东南部林线高度的分布规律.

(2)简述色季拉山林线高度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

(3)比较色季拉山阳坡和阴坡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4)说明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林线分布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在30°N附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0°N以南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波动强烈,呈弱的正相关关系;30°N以北林线高度与纬度则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2)南坡位于阳坡,热量多于阴坡;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多于阴坡.水热组合状况较好。 (3)海拔4000m以下地区,阴坡物种多样性高于阳坡;海拔4000m以上地区,阳坡物种多样性高于阴坡,阴坡群落物种数量的变化幅度大于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林线生态过渡带结束,阴、阳两坡物种总数的差异逐渐缩小。 (4)特点:物种丰富度低。原因:这一地带植被主要为冷杉林,生长高度较低,抑制了草木植物的生长,使得这一区域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低。 【解析】 本大题以高山林线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林线高度分布规律描述、林线高度差异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特征描述及成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描述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亚欧大陆东南部林线高度的分布规律应根据图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描述。图中显示,亚欧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高度大致集中在1000~4500米之间;同一纬度林线差异很大,30°N附近差异最大;整体上随纬度的变化在不同的纬度区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图中显示,30°N以南林线高度大致纬度变高而升高,大致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30°N以北,整体上林线高度随纬度变高而降低,大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2)图甲显示,色季拉山林线高度阳坡高于阴坡,材料信息表明,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阳坡即南坡,阴坡即北坡。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坡较多,热量条件南坡好于阴坡,当地受季风影响,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北坡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因此南坡降水量多于阴坡,综合起来,南坡的水热条件好于北坡,因此色季拉山林线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3)色季拉山阳坡和阴坡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应结合图丙信息进行比较归纳。图丙显示,海拔3600m~4000m之间,色季拉山群落物种总数阴坡大于阳坡,即阴坡物种多样性高于阳坡;图中显示,海拔4000m~5000m之间,色季拉山群落物种总数阴坡小于阳坡,即阳坡物种多样性高于阴坡;图中显示,群落物种总数阴坡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差异大于阳坡,理表明阴坡生物多样性随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阳坡;图中显示,4400米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林线生态过渡带结束,林线以上阴、阳两坡物种总数的差异逐渐缩小,在5000米左右物种总数相等。 (4)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应结合图甲和图丙进行归纳分析说明。图中显示,特点: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图中显示,这一地带植被主要为苔藓冷杉林,苔藓层和冷杉林取得空间上的优势,因此会抑制草木植物的生长,使得这一区域物种数量变少,物种丰富度低,随着林带结束,优势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得以发展,物种丰富度会升高,因此林线处物种丰富最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迪拜机场自贫区成立于1996年,拥有多栋办公楼,256个仓库,入驻企业达1 600多家,超过万名的投资商及雇员。随着经济的发展,迪拜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全球500强企业纷纷扎根于此,形成“总部经济”。迪拜每年都会举办上百次国际性大型展会、博览会、招商引资会等会议。下图示意迪拜地理位置。

(1)简述迪拜机场自贸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与港口贸易区相比。指出迪拜机场自贸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

(3)分析迪拜机场自贸区的产业对该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简要说明迪拜机场自贸区的发展对我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示。

 

查看答案

    倒石堆是指山体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崩落,在崖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堆积成的锥形体。其平面形状大多呈扇形或三角形。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及倒石堆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最有可能见到倒石堆的是

A. B. C. D.

2.与倒石堆形成相关性最大的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火山作用

3.倒石堆

A.层理结构明显 B.碎石磨圆度差 C.堆下颗粒较小 D.物质结构稳定

 

查看答案

    某地理研究小组曾利用土坡水分测定系统,对甲图所示区域原生植被根区和裸地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乙图)进行研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中该地区土壤水分含量最丰富的季节及其主要补给来源分别是

A.夏季  雨水 B.春季  积雪融水 C.夏季  冰雪融水 D.秋季  山间洪水

2.该研究区的根区和裸地

A.土壤水分来源和消耗过程不一致 B.水分收支周期完全不同

C.根区土壤含水率年变化小于裸地 D.根区土壤存在水分富集现象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下南洋”“淘金热”等海外移民潮,当时远在异国的淘金客只能依靠一种特殊的跨国信息传递体系——侨批(既是书信,又包括从海外寄来的银钱)来抚养家乡的亲眷和沟通情感。同时也催生了专门携带书信和金钱返乡的“快递员”——水客。侨批兴于清末,盛于民国,止于新中国改革开放。下图示意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侨批样本。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民国元年的元旦,某个华侨的眷属收到该华侨一个月前寄出的信,信中描述自己所在地区“天色微凉,旬月未雨”。该华侨可能位于图中的

A. B. C. D.

2.如果“水客”乘船从①地出发到⑤地,最佳的出发时间是

A.11月 B.2月 C.6月 D.9月

3.改革开放之后侨批消失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B.我国对外关系的改善

C.现代通信技术的冲击 D.“下南洋”移民潮的消失

 

查看答案

    景泰蓝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一件景泰蓝成品需要历经百道纯手工工序,数月时间方能完成。景泰蓝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走出过皇宫,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华国粹,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景秦蓝的制作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景泰蓝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走出过皇宫,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原料短缺 B.交通运输不便 C.国家控制生产 D.技术人才流失

2.从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可反映出景泰蓝

①生产规模大  ②技术要求高  ③文化蕴涵浓厚   ④原料消耗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将景泰蓝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

A.传承手工技艺 B.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品牌效应 D.延长产业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