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1.D 2.A 【解析】 该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①;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③,这样就将A、B、C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D。 2.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3.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缓解能源紧张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查看答案

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8日到8月10日,“中国·大兴安岭第六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山城加格达奇举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大兴安岭生产的“中国北极蓝莓”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大兴安岭一张天然名片,该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发达 D.无污染的原始环境

2.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方向是(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查看答案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独领风骚多年,加工贸易额一度占全国的40%以上。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小孩子玩的玩具等,不管品牌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相当一部分产地在广东。然而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结合“广东省产业转移图”,完成问题。

1.—些中小型加工企业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创业之地,远走他乡,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价格大幅上涨 B.企业规模过小

C.人民币升值和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 D.这些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

2.对于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如要在此持续、健康地发展,未来的最佳出路是(   )

A.加大技术研发 B.国家政策扶持 C.提高工资水平 D.开拓国际市场

3.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充分利用现在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市场广阔,海运便利 B.政策优惠

C.科技发达 D.土地资源丰富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

B.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