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洪涝灾害频率减轻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1.CD 2.BC 【解析】 1.M地区的湿地面积减小,农田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说明了湿地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减弱,会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气候由冷湿变为干冷,环境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农田及建设用地增加导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加剧,AD正确。故选AD。 2.若扩大开垦,将导致环境更加的恶化,A错。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有助于环境的保护,B对。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对环境保护有利,C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但对于环保作用不大,D错。故选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湿润的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县20世纪80年代红色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植被稀少

C.土质疏松 D.地壳活动频繁

2.该县治理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草场载畜量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营造防风固沙防护林

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九周年。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

A. 冬小麦和高粱    B. 春小麦和玉米

C. 水稻和油菜    D. 谷子和大豆

2.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 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 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读黄河金三角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金三角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有丰富的煤炭、铝矿和水能资源,能源和原料充足

B.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比较便利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能源消费市场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

2.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下列措施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A.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C.营造防护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D.提高煤炭开采量,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2.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