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迁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黄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据记载,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植被为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1)简述秦汉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

(2)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

(3)简述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1)森林和草地面积显著缩小,农业用地大量增加。 (2)水土流失严重,地面变得千沟万壑;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降水量减少,气温变化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变得更贫瘠(或土壤侵蚀加剧);自然灾害更加频发。 (3)黄河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易发生决口改道,洪水灾害严重;黄河三角洲面积快速增长,湿地面积缩小;黄河下游沿岸带来肥沃的土壤。 【解析】 本大题以黄土高原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土地利用变化、地理环境变化、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秦汉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应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归纳叙述。图中显示,秦汉时期的大片森林和草地被农业用地所取代,因此当地森林和草地面积显著缩小,农业用地大量增加。 (2)题意表明,秦汉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应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推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相应变化进行描述。秦汉时期的大片森林和草地被农业用地所取代,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的侵蚀加剧,地表沟壑变多加深,地表变得支离破碎;农业用地增加,地下水利用增多,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减少,空气中水汽可能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气温变化增大,气象灾害可能增多;植被覆盖率降低,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加剧,表面肥沃土壤被大量侵蚀,植被减少,补充的有机质减少,导致土壤变得更贫瘠。 (3)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从河流角度进行叙述。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河流输往下游的泥沙增多,河流进行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在河床淤积,容易形成地上河,因排洪不畅,加大洪水压力,易造成黄河决口改道,加剧洪水灾害;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和河流水位,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加剧土地次生盐碱化;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入海口,使得黄河三角洲面积快速增长,河口滩涂湿地面积缩小;黄河泥沙沉积和泛滥给黄河下游沿岸带来肥沃的土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土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西部高原,由重庆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 km,流域面积87920 km2,年径流量534亿m3。流域内煤、铝、磷、锰、汞等矿产资源丰富。读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乌江适宜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丰富,落差大 B.流域内年降水量丰富

C.支流众多,流程长 D.多峡谷,建坝条件优越

2.乌江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效益包括

大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  带动了河流沿岸地区冶金工业的发展

改善了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农业灌溉条件  有效地减少了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红树林分布区最低平均气温高于20℃,表层水温高于16℃,主干一般不会无限生长,而是从枝干上长出很多支柱扎入土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的典型特征是

A.根系发达,耐盐性强 B.根系脆弱、耐旱性强

C.根系发达、耐寒性强 D.根系脆弱、耐碱性强

2.下列关于红树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促淤保滩,固岸护堤 D.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3.针对近年来红树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应采取的合理指施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严控红树林分布区内的围填海活动

③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④鼓励滨海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土壤入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地表单位面积土壤的入渗水量。西双版纳的地区是我国热带原始季雨林的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近50年来橡胶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面积结构复杂的热带原始季雨林单一的橡胶林取代。读热带原始季雨林和橡胶林的土壤入渗率比较。

完成下面小题。

1.西双版纳热带原始雨林和橡胶林土壤下滲能力不同,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分解能力强弱 B.有机质含量的高低

C.土质的差异 D.不同林内气温不同

2.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与橡胶林比较,

A.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季节差异更大

B.橡胶林土壤入渗能力大于热带原始季雨林

C.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小于橡胶林

D.橡胶林内生物种类比热带原始季雨林丰富

3.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林取代,会导致

A.地震灾害增多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气湿度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但在一些煤炭丰富地区却面临着“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的困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2.为缓解煤炭丰富地区的环境困局,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利用洁净煤技术,加强能源转换,建设坑口电站 ②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资源 ③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④以煤化工为主,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