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条能源大动脉干线全长1635千米,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可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年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将大大缓解这些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下图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左图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2.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下图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划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1999~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差异的因素有 ( )
①地理区位 ②矿产丰富程度 ③产业结构 ④对外开放程度 ⑤科技水平 ⑥土地面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2008年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最大,说明( )
A.中西部经济加速增长,东西部差距逐渐消失
B.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移,造成东部发展衰落
C.东部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减产
D.东部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