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 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坡面径流流速
A.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随干密度增大更快稳定
D.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2.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
A.下渗水量减少 B.降水强度增大 C.土壤孔隙变大 D.土壤冲刷加剧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 24. 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以推测出( )
A. 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B. 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C. 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D. 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2.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 风力弱、局地多雾 B. 纬度低,气温较高
C. 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 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绿道(GL)是具有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完整线性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图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滨江带绿道系统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心洲是河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部位的沉积砂砾颗粒特征是
A. 洲尾部沉积物的粗细分选性好 B. 东西侧翼的沉积物多以淤泥为主
C. 迎水侧的洲头沉积物颗粒较粗 D. 从洲面垂直向下沉积物颗粒逐渐加粗
2.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A. 长江三峡蓄水后江心洲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B. 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
C. 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江心洲面积缩小
D. 造船、沙场等产业的退出使江心洲的发展趋于衰落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壶穴形成无关的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2.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
A.河湾地段 B.基岩松软 C.裂隙发育 D.岩性一致
3.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
A.水质洁净 B.稳定半封闭 C.光照充足 D.水温较高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B. 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 B. 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 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 D. 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从河源至M处为上游,雨水多,流量大。中下游除间歇性河外无支流汇入,水量极小,尤其枯水期中下游常干涸见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河上游河源区多雨的主要原因
A.东南信风带来暖湿水汽 B.海拔高辐射强对流旺盛
C.大陆西岸暖流增温增湿 D.植被茂密水汽蒸腾量大
2.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 B.河流入海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该海域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