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修水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古有“八...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修水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古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历史上,受片面追求农业“以粮为纲”观念的影响,修水县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30余万亩,增加至八十年代的170余万亩。左图为修水县地图,右图为1980年代修水县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图。

(1)概括1980年代修水县水土流失的特征,并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形成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雾芽吸尽香龙脂,峻山秀水出好茶”。茶树适宜种植在雨量充沛、土壤偏酸性的低山丘陵缓坡处。修水县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地,该县的“宁红茶”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分析修水县茶叶生产的优势条件。

一个熟练的采茶工需一周时间才能采完一亩鲜茶。修水县目前有茶园约8万亩,每年3~4月与9~10月为采茶高峰期,近年来面临采茶工短缺的问题。

(3)从茶叶生产角度,说出采茶工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特征:水土流失面积广(或面积增大);主要集中分布在丘陵、低山地貌区;以轻度流失为主,其次是中度和强度流失;植被覆盖率越高,流失程度越轻。 主要原因: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空气湿度大/多云雾;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利于排水;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偏酸性,适宜茶树生长;历史悠久,茶叶生产经验丰富。 (3)原因:茶叶采摘时间集中;人工采摘效率较低,耗时长;种植规模大(3选2) 措施:培训采茶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采茶机械化水平;提高采茶工的工资待遇。(3选2) 【解析】 本题考查修水县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修水县茶叶生产的条件及采茶工短缺的原因等知识点,结合图文材料及基础知识不难解答,注意从统计图、文字中提取有用信息。 (1)根据图中的两幅图,概况图中信息即可,要注意两幅饼状图对应的图名,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修水县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30余万亩,增加至八十年代的170余万亩”,1980年代修水县水土流失面积广,面积增大。从类型方面看,丘陵、低山地貌区水土流失比重高;以轻度流失为主,达到76.1万亩;其次是中度和强度流失,分别占49.5和42.7万亩。结合数据分析可知,植被覆盖率越高,流失程度越轻。 (2)农业区位优势条件的分析,结合图文信息材料作答。文字材料中涉及的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历史,图中有河流信息。由于题中动词为“分析”,答题时要注意“因-果”逻辑关系。“茶树适宜种植在雨量充沛”,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空气湿度大、多云雾;“茶树适宜种植在低山丘陵缓坡处”,该地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利于排水;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茶树适宜种植在土壤偏酸性”的地方,该地土壤偏酸性,适宜茶树生长;修水县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地,该县的“宁红茶”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悠久,茶叶生产经验丰富。 (3)此题较为灵活,应充分理解材料信息。“1个熟练的采茶工需一周时间才能完成一亩鲜茶”,说明人工采茶耗时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也反映了机械化水平低;因此,解决措施中,可以加强对采茶工人的专业培养,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引进机械化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对采茶工数量的依赖。“目前茶园约8万亩”,说明茶园面积大,种植规模大,需要采茶工数量大;“每年3-4月和9-10月为采茶高峰期”说明茶叶采摘时间不均匀,较集中,意味着较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采茶工。当然,除了茶叶生产角度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采茶工可能流入了城市中,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因此,提高采茶工的工资待遇是解决采茶工短缺的一种有效措施,吸引人口从城镇回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信息服务和房地产业等。

表1  2000年、 2017 年浦东新区人口与城镇化主要指标.

表2  2000年、 2017 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

(1)依据表1、表2,说出浦东新区城镇化在人口、产业方面的表现。

浦东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市老城区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2)说明浦东新区的建设对缓解该城镇化问题的作用。

城市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能力、生活质量、创新活力等方面综合水平的指标。目前,上海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3)阐述浦东新区发展对提高上海城市竞争力的意义。

 

查看答案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2.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3.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

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

B.实施生态移民,当地人口全部迁至发达地区

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

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生产经营性活动

 

查看答案

    2019年6月丰满水电站新电站大坝正式使用,随后运行80年之久的旧电站大坝被爆破拆除,并部分保留作为工业遗址,新旧大坝的坝高相近。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电站大坝

A.位于旧大坝的上游

B.会降低水库的库容

C.扩大河流流域面积

D.保障水库防洪能力

2.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与改造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图中

A.景区都因水库建设形成,因此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B.部分旧坝作为工业遗址,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C.松花湖景区的形成历史长,以历史文化价值为主

D.雾凇景观季节性较强,应在水汽充足的夏季观赏

 

查看答案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各国的集装箱国际联运列车。下图为“中欧班列”主要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欧班列

A.沿途城市密集 B.运输量大、连续性好

C.缓解沿线地区客运压力 D.缩短区域间的空间距离

2.中欧班列沿线区域

A.①地夏季高温多雨 B.②地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C.③地乳畜业发达 D.④地的峡湾景观众多

 

查看答案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下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A.穿越大兴安岭,加大建设施工难度

B.全线气候寒冷,对线路运营影响大

C.沿途经过多个气田,保证气源供给

D.沿线地区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大

2.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

①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加快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

③带动中俄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④将两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