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在组织定向越野活动前,结合下图“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设计活动路线和点标位置如下:
在起点(观景台①)放置点标1后,沿山谷向东北出发;
向西北爬坡到山顶的观景台②,放置点标2;
向北下坡到观景台③并在附近放置点标3;
向西南下坡,途中放置点标4后到观景台④;
大致沿等高线先向西南再向东南到达终点即观景台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组设计路线中
A.观景台①~④分别对应图中的M、0、P、N
B.最大相对高度约为550米
C.P点处能观察到其它三个观景台.
D.行走路线实际长度约为1800米
2.图示区域
A.以低山丘陵为主 B.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C.山体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一只飞鸟在“行星凌日”时从泰姬陵上空飞过,仿佛准备去衔取一粒落在太阳上的“石子”,此情景恰被一位摄影师拍到(下图)。这颗“石子”即是此时凌日的行星,该行星可能是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国庆花车设计彰显各地自然、人文环境特色。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时的花车造型,主要由如意(形似该省轮廓,寓意“一带一路”)、山形、火箭、奔马、飞天等元素构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花车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A.陇 B.蜀 C.新 D.内蒙古
2.国庆期间,该省省会城市
A.日出早于北京 B.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上海
C.昼渐短,夜渐长 D.东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_______, F_______。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_____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__________界面,M以上部分叫_______。
(3)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里存在另—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_______界面。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M和G之间为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核的物质接近_______态,因为_______波不能通过。
(6)软流层的位置在____________(文字),物质呈________状态,是______发源地。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F______;I______。
(2)由图中G的含义是______,可知_____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火山喷发会使当地大气温度______,原因______
(3)晴天夜晚的降温幅度______(“大于”或“小于”)阴天。
(4)深秋,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出现极昼的是______。
(2)甲图中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3)甲图中EF线是______(晨、昏)线。
(4)甲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此日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乙图中a、b、c、d中的______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较______。
(5)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 ______(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6)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丙图所示相同的是______地。全球正好昨天、今天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______(天)______(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