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C是_____ ;E是_...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C是_____ ;E是_____

(2)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_____ ;D为_____

(3)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多雨的是_____ (用字母表示)。

(4)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______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6)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______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GC AE C E C B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本题难度较小,对气压带风带对应知识考查的淋漓尽致,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就不难作答。 (1)图中C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位于60°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2)若图表示三圈环流,那么A表示赤道低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风带B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带,风带D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 (3)根据图示可知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G是极地高气压带,高压控制下,多下沉气流,降水少;A是赤道低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低压控制下,多上升气流,降水多。 (4)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气流的运动形成的,属动力原因。 (5)根据图示可知D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气流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因此图中D的风向是西北风。C正确。故选C。 (6)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在理想状态下即假设地球表面上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③④正确,B正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环流,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①②和形成三圈环流无关。AC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热岛”效应和绿洲“冷岛”效应都是热力环流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要新建一个钢铁厂,你认为应建在______地(甲或乙)更合理,请结合“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简述理由。

(2)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请你列举一些措施。(至少二个)

(3)绘制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下图中所示横线处标出气流运动箭头)

 

查看答案

下面三幅图分别是某房地产公司在厦门市(约24°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运行到②位置那日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________方向(南或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

(4)图中AB是     (晨、昏)线,E点的地方时     点,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此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度。

(5)图中E点的太阳高度是     ,昼长是     小时。F地的昼长为     小时,日落时间为    

(6)当地球从②公转到④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从④公转到①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2.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

C.甲——②,乙——④ D.甲——①,乙——③

 

查看答案

读“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有关甲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大气冷干

B.有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流暖湿

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查看答案

读下图“冬季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甲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此时与甲地相比,乙地

A.风力更大 B.降水更多

C.气压更高 D.气温更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